当前位置:笔趣阁>历史>神级复兴系统> 第六百一十七章 老照片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六百一十七章 老照片(2 / 2)

“这就是叶老啊?”启功先生似乎也是第一次见这张照片,轻声呢喃道。


“这个?”王耀抱着心中最后一丝侥幸,指着水果摊内的老者。


“是这个。”杨先生指着那个老乞丐。


王耀身子一僵。


杨先生是近代华夏历史上最重要的物理学家,数学家之一,他的老师,那就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批出国留学,将国外先进科学带回国内的人物。


这等人物,王耀听说过不少,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师,尽管他们有一些晚年生活凄惨,但是也都是因为一些客观因素。


但是王耀无法理解,一个搞科研的大师,为什么晚年会落得乞讨为生的下场。


杨先生摸着老照片,给王耀讲着他这位恩师,华夏乐物理学,数学的奠基人。


这张照片是七几年时候,中关村刚刚还未建立之时,老中关村城区的一张照片,当时已经七十多岁的叶企孙已经被那场十年风波,变得有些精神失常了。


王耀无法想象,什么样的打击和磨难,能够将一个站在人类智慧最尖端的人物,弄成一个疯子,最后以乞讨为生。


科学界的“三钱”(钱学森、钱三强、钱伟长),第一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原子弹之父王淦昌,著名数学家华罗庚。


邓稼先、朱亚光、赵九章这些如此有重量的人物都是他亲手培养出来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里,有一半是出自他的门下。


一个亲手建立了华夏科学,成就后期的核弹大国的伟大人物。


一个前半生显赫有名、掷地有声的人物


然而却在后半辈子受尽屈辱,沦为街边乞食者。


叶企孙出生在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,父亲叶景沄是举人出身,叶企孙从小聪慧,接受传统文化教育,后来由于西洋学说进入,又学习了各种西洋现代学说。


叶景沄一个举人,为何没有走上仕途,却成为了一个教书匠?


开始他也和大多数人一样,希望苦读诗书、考取功名,还中了举人。


但叶企孙父亲生活的年代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,是中华民族受尽欺辱的时代,叶景沄清楚地意识到,熟读经书、考取功名已经毫无意义,要华夏富强必须另辟蹊径,寻求新的救国之路,这条路就是新式的教育。


蔡元培说过:“从受教育者本体着想,有如何能力,方能尽如何责任;受如何教育,始能具如何能力”的教育,只有新式教育培养出的人才,才可以救华夏于水火,创造出“国之利器”。


因此,叶景沄没有走自己父亲的老路,而是选择了当老师。


而叶企孙小时候就是在父亲当过校长的敬业书院里读书的,受父辈的影响,教育救国也必定在儿时的叶企孙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
十三岁叶企孙就考入了当时的清大学堂,是当时清廷成立的第一批留学学堂,是当时民国培养新文化开拓者的人才摇篮,也是华夏文脉的主要培养基地。


叶企孙是第一批学生,也代表着当时被列强欺辱的华夏希望,当时叶企孙在日记上写着‘想要洗刷民族的耻辱,要祖国强盛,必须加强自身的学识和修养,努力学习科学知识’


此去西洋,深知华夏自强之计,舍此无所他求。背负国家之未来,取尽洋人之科学,赴七万里长途,别父母之邦,奋然无悔!


ps:感谢蓝城南的500打赏~万分感谢


请收藏:https://m.5quge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